小儿推拿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治于小儿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等疾病,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治病保健的方法。

  由于小儿在生理、病理上的特点,所以小儿推拿也有其特定的穴位和术式。而且小儿推拿疗法历史悠久,易为患儿接受,用于治疗小儿的某些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小儿推拿疗法 常用小儿推拿手法和穴位操作

  小儿推拿穴位的操作方法。

  小儿推拿所使用的穴位,根据其手法操作可分为直线、旋转及垂直方向,可根据操作方向来决定补泻原则。

  1、直线方向

  主要是应用推、捏等法施于直线状穴位。

  补泻原则为:向心方向推为补法,离心方向推为泻法,来回推为平补平泻法。有些非特定穴在经络线上的补泻原则有些不同,顺经方向推为补,逆经方向推为泻,来回推为平补平泻。

  2、旋转方向

  多用于揉、运、摩等手法,施于面、点状穴位。

  补泻原则:顺时针方向旋转为补,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泻,双向旋转为平补平泻。如果是左右对称的两个穴位时,向内旋转为补,向外旋转为泻,双向旋转为平补平泻。

  3、垂直方向

  多用于按、掐、拿等手法,施于点状穴位。

  其补泻原则以手法的轻重定补泻,重手法为泻法,轻手法为补法,不轻不重为平补平泻。

  小儿推拿疗法的手法特点:

  由于小儿肌肤娇嫩、神气怯弱,因此在推拿治病时,其手法强调的是轻柔、渗透,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小儿推拿的手法是轻快柔和的,有的手法虽与成人推拿手法相同,但其手法动作和操作方法不同,治疗的穴位也不同。

小儿推拿疗法 常用小儿推拿手法和穴位操作

  常用小儿推拿手法。

  推法

  用拇指面(正、侧两面均可)或食、中指面,在选定的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直推法;用双手拇指面在同一穴位起向两端分开推,称分推法。

  揉法

  用指端(食、中、拇指均可)或掌根,在选定的穴位上贴住皮肤,带动皮肉筋脉作旋转回环活动,称揉法。治疗部位小的用指端揉,大的部位用掌根揉。

  捏脊法

  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算作捏脊一遍。此法多用于小儿疳积,故又称“捏积”。

  推脊法

  用食、中指(并拢)面自病儿大椎起循脊柱向下直推至腰椎处,称推脊法。此法适用于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