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首晟个人资料
中文名张首晟
外文名Shou-Cheng Zhang
国 籍美国
民 族汉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63
职 业斯坦福大学教授
毕业院校柏林自由大学、纽约州立大学
张首晟可谓是个完全靠自学成才的“神童”。1963年,他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世家,父母都是工程师。他3岁时,“文革”席卷全国,张首晟的父母被迫去工厂做工。随后,慢慢长大的张首晟开始对家里的阁楼感兴趣,他总是能在这里发现各种各样的书籍。经常去阁楼看书使他在那个不鼓励念书的时代显得格外奇怪,因而受到同学欺负;但他不理会旁人的眼光,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阁楼岁月成为张首晟成长中一段隐秘的快乐,而这段阁楼岁月积累的“营养”最终令他受用一生。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重新开启的大学接受不同年龄层的人士报考。这一年,15岁的张首晟刚刚初中毕业,但上海允许初中毕业生直接参加高考。阁楼上的少年开始蠢蠢欲动,他花了一个暑假自修高中课程,高分考上复旦大学物理系。
三十多年之后,张首晟依然经常想起德国的那个夏天,自己在一块墓地立下的理想。
张首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实验结果证实其拓扑绝缘体理论的学者,他的理论和实践将为信息技术带来革命性发展。这一成果让他在2010年获欧洲物理学会颁发的欧洲物理奖,2012年获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凝聚态物理最高奖奥利弗·巴克利奖,加上20128月8日获得的狄拉克奖,张首晟已经荣获国际物理学界的三大奖项。
美剧《生活大爆炸》的粉丝们或许还记得谢耳朵代课那一幕,他带着一贯骄傲的神情问台下的同学:“谁知道什么是拓扑绝缘体?”在谢耳朵看来,拓扑绝缘体是理论物理学最精深的课题之一。而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斯坦福大学一位华裔科学家张首晟教授。
同时,他也是丹华资本的创办人之一。丹华资本专注在斯坦福这个圈子里做投资,投资方向涉及信息产业、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新能源、可穿戴设备等。
张首晟出生在一个教育缺失的年代,是个完全靠自学成才的神童。他的祖父张彝是复旦公学的第一届学生,或许是家族传统,张首晟从小就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童年大多数时间都在阅读中度过。对他来说,上海家里的阁楼是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他得以穿越时空,在东西方科学、哲学和艺术著作中自由翱翔。
1978年恢复高考时,张首晟年仅15岁,连高中都没有读过。那年,上海允许初中毕业生直接参加高考,但是如果高考没通过,考生就连上重点高中的资格也没有了。面临人生中第一次严峻的考验,张首晟认为:“虽然我是初中生,但当时的环境下,高中生也不比我拥有更多的知识,所以还是有些信心的。”于是他勇敢地决定参加高考,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复旦大学少年班录取。这一次冒险也完全改写了他的命运:“我的初中学校很差,如果按部就班再读普通高中,也许结果就和今天不一样了,人生的成就总是跟你一些十字路口上的选择有关。” 一方面,张首晟骨子里天生有种冒险精神;另一方面,他的冷静和睿智,决定了他只会有计划地去冒险。
由于高考成绩优异,张首晟被列入留德学生的人选,1980年被派往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深造。虽然柏林自由大学学制为五年,凭借着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张首晟只花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学业。1983年大学毕业后,张首晟前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博士,如愿以偿成了少年时的偶像杨振宁先生的弟子。1987年他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IBM研究中心做高级研究员,此时他在半导体物理领域已经颇有建树,深受前美国能源部长、当年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朱隶文先生的赏识。
1993年,张首晟被斯坦福大学聘为物理系教授,1996年被评为终身教授,当时他年仅33岁,是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
阁楼上的孤独小孩、少年大学生、没有文凭的复旦人、杨振宁的得意门生、最年轻的斯坦福终身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最让他骄傲的身份,或许只是简简单单三个字——科学家。
惊人背景
1、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张复旦大学毕业文凭
这张“卒业文凭”的主人叫张彝,是张首晟教授的祖父。张彝,字则民,江苏高邮人。1906年考入复旦公学,是复旦建校后的第二届学生,1909年毕业,同时毕业的共16人。文凭上清晰地记录着张彝先生的国文、法文、伦理、化学、三角、体操等12门功课的毕业考试成绩,总平均分为80分8厘,在校三年他的总平均分达到77分7厘。监督(校长)高凤谦和教务长李登辉签发了该证书。
2004年冬,张首晟先生来复旦讲学时透露,母亲在清理祖父遗物时,发现了这张最早的复旦文凭,2005年时值复旦百年华诞,张首晟先生把珍藏的“宝物”捐献给了母校,目前已陈列于复旦大学校史陈列馆。
2、与祖父一样,张首晟年少时也曾在复旦求学。1978年,在没有读过高中的情况下,15岁的张首晟直接考入复旦大学。一年后,他作为交流学生被送往德国柏林大学深造,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此后进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师从杨振宁教授攻读物理学获博士学位。34岁时,张首晟被评为斯坦福大学正教授。他也是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