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是个复杂的体系,但是也是联系全身各部分的通道。从中医角度来看,经络学也是中医最重要的核心,保障着人体的健康。小编就继续给大家介绍关于人体12大经络中的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及治疗作用

  手厥阴心包经

  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脉从胸中分出,沿胁肋到达腋下3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端桡侧端(中冲穴)。另一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其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该经脉的腧穴为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共9穴,左右合18穴。

  

  介绍关于手厥阴心包经几个穴位的位置及治疗作用。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及治疗作用

  ①大陵穴

  位于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腱;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

  主治于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等症。

  与其他穴位配伍:

  配劳宫穴可治心绞痛、失眠;配外关、支沟穴可治腹痛、便秘;配水沟、间使、心俞、丰隆穴可治癫、狂、痫、惊悸。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心包经输穴、原穴。

  ②曲泽穴

  位于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在肱二头肌腱的尺侧;当肱动、静脉处;布有正中神经的本干。

  主治于心痛,善惊,心悸,胃疼,呕吐,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上肢颤动,咳嗽等症。

  与其他穴位配伍:

  配神门、鱼际穴可治呕血;配内关、大陵穴可治心胸痛;配大陵、心俞、厥阴俞穴可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泽、曲池穴可治疗肘臂挛急、肩臂痛。

  刺灸法:直刺0.8~1寸,或者用三棱针刺血;可灸。心包经合穴。

  按摩法:四指止于肘关节内侧,竖起拇指,以拇指指节的力量压迫穴位。

  【注意】:

  针刺时要避开大血管,以防伤及血管引起血肿。

  本穴不宜斑痕灸,以免影响肘关节屈伸活动。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及治疗作用

  ③内关穴

  是守护心脏的一个重要关口。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于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等症。

  与其他穴位配伍:

  配公孙穴可治肚痛;配膈俞穴可治胸满支肿;配中脘、足三里穴可治胃脘痛、呕吐、呃逆;配外关、曲池穴可治上肢不遂、手振颤。配患侧悬厘治偏头痛;配建里除胸闷。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按摩方法: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右胳膊的内关穴,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再用右手按压左侧的内关穴,此法尤适宜心脏不好者日常保健。

  ④郄门穴

  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于心痛,心悸,胸痛,心烦,咳血,呕血,衄血,疔疮,癫疾等症。

  与其他穴位配伍:

  配大陵穴止咯血;配曲泽、大陵穴可治心痛;配梁丘、足三里、太冲穴可治神经性呕吐;配内关穴可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心包经郄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