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芦又叫山葱、葱白藜芦、旱葱、毒药草、七厘丹,藜芦为百合科植物藜芦、牯岭藜芦、毛穗藜芦、兴安藜芦及毛叶藜芦的根及根茎,藜芦有吐风痰、杀虫的功效,藜芦有治疗中风、癫痫、疥癣秃疮、喉痹症见痰涎涌盛者的作用,藜芦用药禁忌是孕妇及体弱者忌服藜芦,藜芦不宜与诸参、芍药、细辛同用。
藜芦的功效与作用
名称:藜芦
类别:涌吐药
别名:山葱、葱白藜芦、旱葱、毒药草、七厘丹等
药用部位:须根及根茎
性味:寒;苦、辛;有毒;
归经:归肺;胃;肝经;
功效:吐风痰,杀虫。
主治:用于中风、癫痫、喉痹症见痰涎涌盛者;疥癣秃疮。
药材基源:藜芦为百合科植物藜芦、牯岭藜芦、毛穗藜芦、兴安藜芦及毛叶藜芦的根及根茎。
药材性状:干燥根茎,短粗,表面褐色。上端残留叶基及棕色毛状的维管束。须根多数,簇生于根茎四周,长12——20cm,粗约3mm。表面黄白色或灰褐色,有细密的横皱,下端多纵皱。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质,中心有一淡黄色纤细的木质部,易与皮部分离。味苦辛。以根粗坚实,断面粉性者为佳。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切段。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
禁忌:孕妇及体弱者忌服。不宜与诸参、芍药、细辛同用。
出处:《中华本草》
藜芦的作用:
1、藜芦治诸风痰饮:藜芦十分,郁金一分,为末。每以一字,温浆水一盏,和服探吐。(《经验方》)
2、藜芦治误吞水蛭:用藜芦炒过。研为末,水送服一钱将水蛭吐出。
3、藜芦治中风不语,喉中如曳锯声,口中涎沫:藜芦一分,天南星一个(去浮皮,于脐子上陷一个坑子,纳入陈醋二橡斗子,四面用火逼令黄色)同一处捣,再研极细,用生面为丸,如赤豆大,每服三丸,温酒下。(《经验后方》)
4、藜芦治中风,牙关紧闭:用藜芦一两,去苗头,在浓煎的防风汤中泡过,焙干,切细,炒成微褐色,研为末。每服半钱,小儿减半。温水调药灌下。以吐风涎为效,末吐再服。
5、藜芦治头生虮虱:藜芦末掺之。(《仁斋直指方》)
6、藜芦治头痛不可忍:藜芦一茎,暴干,捣罗为散,入麝香麻子许,研匀吹鼻中。(《圣济总录》吹鼻麝香散)
7、藜芦治疥癣:藜芦,细捣为末,以生油调敷之。(《斗门方》)
8、藜芦治头痛鼻塞脑闷:藜芦(研)半两,黄连(去须)三分。上二味,捣研为散,每用少许,搐入鼻中。(《圣济总录》通顶散)
9、藜芦治白秃:末藜芦,以腊月猪膏和涂之,先用盐汤洗,乃敷。(《补缺肘后方》)
10、藜芦治黄疸:藜芦着灰中炮之,小变色,捣为末,水服半钱匕,小吐,不过数服。(《肘后方》)
11、藜芦治牙疼:纳藜芦末于牙孔中,勿咽汁。(《千金翼方》)
12、藜芦治老疟久不断者:藜芦、皂荚(炙)各一两,巴豆二十五枚(熬令黄)。依法捣,蜜丸如小豆。空心服一丸,未发时一丸,临发时又一丸,勿次食。(《补缺肘后方》)
13、藜芦治鼻中息肉渐大,气息不通:藜芦三分(去芦头,捣罗为末),雄黄一分(细研),雌黄一分(细研)。上药,同研令匀,每用时以蜜调敢,用纸拈子,展药,点于息肉上,每日三度,则自消化,不得涂药在于两畔,恐涕落于药上。(《圣惠方》)
14、藜芦治诸瘑疮,经久则生虫:藜芦(去芦头)、白矾(烧灰细研)、松脂(细研)、雄黄(细研)、苦参各二两(锉)。上药,先捣藜芦、苦参为末,入猪脂一斤相和,煎十余沸,绵滤去滓,次入松脂、雄黄、白矾等末,搅令匀,待冷,收于瓷合中,旋取涂之,以瘥为度。(《圣惠方》藜芦散)
15、藜芦治久疟不能饮食,胸中郁郁如吐,欲吐不能吐者,宜吐,则已:大藜芦末半钱,温虀水调下,以吐为度。(《素问病机保命集》藜芦散)
藜芦用药禁忌:
孕妇及体弱者忌服藜芦,藜芦不宜与诸参、芍药、细辛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