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Sān Tiáo Jīn

  【别名】柴桂(《云南中草药》),小华草、香叶子树(《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

  【来源】为樟科植物柴樟的树皮或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1.3~3米,有香气。叶多互生,卵状椭圆形,革质,长7~1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浅波状,离基三出脉。圆锥花序顶生或近顶生;花细小,浅绿黄色。浆果卵形。

  【生境分布】生于杂木林中或林边。分布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树皮含挥发油,内含桂皮醛等。叶含挥发油,内含水芹烯、丁香油酚等。

  【性味】《云南中草药》:甘辛,温。

  【功能主治】

  ①《云南中草药》:止血,接骨,通经活络。治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骨折。

  ②《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治烧伤,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2分。外用:研末调敷。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