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汪涵个人资料介绍

  汪涵个人资料简介:

  中文名:汪涵

  外文名:Wang Han

  别 名:汪建刚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血 型:O型

  身 高:174cm

  体 重:65KG

  出生地: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出生日期:1974年4月7日

  职 业:主持人、制片人

  毕业院校:湖南广播电视学校

  代表作品:《天天向上》、《越策越开心》

  妻 子:杨乐乐

  好 友:何炅、欧弟、谢娜、马可

  偶 像:张国荣

  语 言:普通话/吴语/湘语/西南官话/英语

主持人汪涵个人资料介绍

  汪涵的演艺经历

  演艺经历

  汪涵的父亲是苏州人,母亲是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人,他本人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自幼随父母到湖南生活。小时候他身体很不好,曾经两度休学。那时汪涵经常发高烧,而当时汪涵非常迷《少林寺》,想到了为自己点穴治病,结果点到自己吐血差点因此丧命。

  汪涵用爷爷取的名字“汪建刚”用了21年,直到1995年应聘成为客座主持人。之前长沙电台的主持人名字都流行用两个字,而汪涵的原名“汪建刚”太土气,不容易让听众留下记忆,汪涵下决心一定要改名字。恰巧当时天气比较寒冷,汪涵一气之下把名字改成了汪寒。不过,朋友都说名字太冷了,不如再改改。于是,汪寒就成了透着一股子文化味的汪涵。

主持人汪涵个人资料介绍

  汪涵

  汪涵毕业于湖南广播电视学校播音班,1996年11月5日进入刚刚开播的湖南经济电视台。第一年进台时,台庆晚会他负责守体育馆,人也睡在里面。第二年做台庆晚会时,因为有一个环节需要汪涵在上面剪断一根吊着箱子的绳子,他得提前爬上去,那天非常冷,他一边在横梁上爬,嘴里还叼着手电筒。当年的汪涵什么事都敢干,没有学过任何摄像技术,他就敢扛着摄像机去探班《还珠格格》,当时范冰冰、赵薇都很年轻,汪涵看见人就冲上去了,那是他第一次扛摄像机,回来一看拍糊了。

  1998年湖南卫视《真情对对碰》节目缺一位男主持,汪涵参加试镜得到好评,从此开始了主持人生涯。因仇晓的一手提携汪涵走上主持岗位。当时仇晓看中汪涵,跟导演商量让汪涵试镜,给了他机会。在2005年《超级女声》的选秀比赛上,他和湖南卫视的李湘共同主持了当年的比赛。从此,他便在湖南卫视各大晚会及节目中常常担任主持工作。

  2015年3月27日晚上,湖南卫视直播《我是歌手》决赛中途,孙楠宣布退赛,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资深主持人汪涵力挽狂澜,引来喝彩。

  个人生活

  汪涵经常自嘲自己的专业其实是打麻将。麻将是汪涵最喜欢的减压方式,而且来者不拒。大的也打,小的也打,和大牌明星打,和场工也打。赢了还请大家聚餐,往往支出远大于麻将桌上的收入。汪涵喜欢收藏,但其收藏偏冷,他对古铜印尤为专注,不合当今时宜。在他眼中,那一颗颗铜印,其实是心中沉静的砝码,让他在纷杂的舞台中得以安宁。

主持人汪涵个人资料介绍

  汪涵与杨乐乐

  26岁的汪涵结婚,两年后离婚。前妻曾是湖南电视界的同行,离婚后移民新西兰,两人已没有联系。2004年,汪涵获得了自己的第二段感情,那个他心目中的女神就是杨乐乐,杨乐乐和汪涵的开始,就是在当时他们两个人共同主持的节目《玫瑰之约》。2006年,汪涵和杨乐乐两个人的恋情浮出水面,在公开场合承认热恋关系。

  2007年5月,汪涵因工作而累倒后,他的身体状况就一直堪忧,直到7月汪涵证实患有肝病,暂停了工作休假以来,有关他身体状况的各种传闻就不断,更有传闻说汪涵得的是肝硬化甚至是肝癌,虽然10月份他已经恢复了部分主持工作,在当晚的活动中,汪涵也表示他的身体已无大碍“前段时间做的检查,各项指标都还可以,就是很普通的肝病,正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2010年1月在元旦节当晚的湖南卫视“金芒果粉丝节”上汪涵承认已和杨乐乐结婚。

  2014年7月24日,杨乐乐已经有孕在身,在长沙安心养胎。2013年辞去了《奇舞飞扬》的主持后便几乎与荧屏绝缘,仅参与过七夕专场话剧演出的杨乐乐几乎离开公众视线。一位知情人透露,除开参与果实戏剧的一些工作外,杨乐乐这一年多几乎忙着调养身体,为升格为人母做准备。

主持人汪涵个人资料介绍

  汪涵一家三口

  2014年11月19日晚,李湘在微博爆料汪涵喜得贵子。李湘在微博中说道:“昨天晚上才和乐乐通完电话,说可能还要两三天,刚飞到深圳,就说生了!小宝贝,你是多想早点见到你的涵涵爸爸,乐乐妈妈呀,恭喜!恭喜!欢迎你来到这美丽的世界!”

主持人汪涵个人资料介绍

  少年汪涵嫩的掐出水 20年前长相清秀

  汪涵全球后援会在官方微博曝光了一张汪涵20年前的青涩旧照,当年的小小少年一本正经的端坐在假石上,表情也有那么些严肃。不过稚嫩的脸庞,清瘦的身材,涵哥当年也是妥妥的小正太一枚!网友们感慨道:“涵哥也曾是小鲜肉啊!”

  光阴荏苒,当年雨湖公园里留下的照片可能已经泛黄,而当年的少年也已成为了四十出头的知名主持。

  网友们纷纷留言道:“我不敢相信这是汪涵。”“看到涵哥这么青涩的照片,差点没认出来,看亮点,我看到涵哥隐隐约约伸出的剪刀手了,那个年代,涵哥是剪刀手的代言人~”“天啦噜!好干净的少年,一点都不像了。”

主持人汪涵个人资料介绍

  汪涵参与的社会活动

  社会活动

  2006年11月9日,汪涵被聘为首任“湖南消防形象大使”,他将以消防形象大使的身份参与消防公益宣传活动。

  2007年,汪涵担任“湖南省无偿献血形象大使”。抗震救灾之时,他带动身边众多明星好友如维嘉、李响、YOYO等献血救助同胞。5月18日,第30个“世界博物馆日”,汪涵担任湖南省博物馆形象大使,引领更多的媒体工作者对湖湘文化进行全新的审视,同时拓展了“马王堆文化”这一国际品牌的亲和力与影响力。6月22日,汪涵参加了“全国首支明星志愿消防队——湖南明星志愿消防队”揭牌授旗仪式,汪涵担任队长,他表示会定期前往全省各市、州开展消防宣传公益活动。

  2009年6月17日,汪涵参加了由湖南省禁毒委主办、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全程执行的网络销烟行动"天下无毒·网络销烟"行动,禁毒公益大使汪涵主动担任"网络销烟"的火把发放者,他告诫所有青少年: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2013年,在《天天向上》活动现场,主持人汪涵捐款3万元,而欧弟、钱枫、田源、小五也捐款5000元至1万元不等,这些捐款将用于帮助被烧伤的孩子。

  2013年1月25日,汪涵担任“湖南省文明交通形象大使”,参加了湖南省“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组建的湖南省文明交通志愿者“天天宣讲团”,在全省开展一系列文明交通宣讲服务活动。

  2015年7月,汪涵自掏腰包465万元发起了一项湖南方言调查“响应”计划,意欲保护方言。该计划将用五到十年时间,组织10支调查研究团队,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和研究,以录音、录像、文字等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并将最终成果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

主持人汪涵个人资料介绍

  清幽、雅致的书屋

  关于收藏的家族记忆

  “我觉得现在人所讲的收藏有可能太过狭隘了,就觉得只有收藏字画,或者是文玩摆件这些东西才算是真正收藏。其实每个人从有记忆开始就已经在开始收藏了,收藏儿时的记忆,收藏一些挥之不去的影像。” 对于收藏,汪涵从来都不是刻意而为的,它一方面来自成长环境的熏陶,另一方面则是源于自己与生俱来的怀旧情结。汪涵70年代初生于苏州,父亲是苏州人,母亲是湖南常德人。他从小在苏州园林里长大的,每天跟着祖父逛公园。祖父拎个鸟笼,小孙子在后面跟着,看碑林,看花草,看园林,看太湖石。这段经历和回忆,为日后汪涵走上收藏的道路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汪涵说,小时候他就开始收藏一些用过的或者觉得好看的东西,他现在还收藏着三十多年前用过的学生手册,以及初中作业本、日记本,还有小时候玩的很多烟标。前几天,空一师傅(是一位出生于1985年的湘籍小和尚,看汪涵的节目长大,现四处云游。书屋的地上摆着些碎瓷,这是空一师傅从乡下捡来,专门从醴陵带给他)来长沙时,他的侍者专门带了满满一盒小时候上学路上捡的鹅卵石给汪涵看,这些石头他十多年一直带在身上,摇起来哗哗的响,听到声音他就仿佛重新走在去往小学的路上,找回了用脚踢石子玩的童趣。在汪涵看来,那些被玩得油亮油亮的石头,就是侍者最珍贵的收藏。

  正因为如此,汪涵最初的收藏更多的是一种家族记忆。父母结婚当天买了一张杭州地图,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成为他最为珍贵的藏品之一。他专门请父母在地图上签了名,准备等房子装修完全后,装一个镜框,与父母的结婚照摆在一起用心珍藏。除此之外,汪涵家里还有两个玻璃坛子,是当年一个外国公使夫人送给祖母家的。那时汪姓在上海是个比较好的家族,结交了很多朋友。

  “日本人打上海时,他们就抱着这两个玻璃瓶,夹着一个热水瓶跑出来了。”汪涵说。

主持人汪涵个人资料介绍

  古印收藏之“龙门山柎”

  谈起汪涵收藏就不得不提到秦汉古印。北京画院著名画家李凤龙先生曾发出感叹,汪涵的古印收藏“在全国范围内来看,算得上一号人物了。” 从书屋布局也能看出主人对古印的偏好和重视。

  书屋入口右侧的墙壁上被掏出八个小洞,整齐的放置着他的铜印藏品,这些方印虽个头不大,只有二三厘米的样子,但却个个刻画得极为细致、精到,所谓“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也不过如此吧。如此破费周折的在墙壁内大做文章,可见汪涵的在对待这几方印上的别具匠心。

  书屋里另一与印相关的事物,那就非“长施古印研习所”莫属了。两室一厅的格局中专门拿出一室用作研究古印,足见他对古印的痴迷程度。“研习所”位于书屋的最里面,不大的空间已被桌椅、书籍填满:一面是临窗的罗汉床坐榻,一面是排列整齐的桌椅,两边的书架上摆满了与研习古印相关的书籍。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墙上悬挂的清中期篆刻大师黄易、奚冈的手札,是汪涵早年在一次拍卖会上得的。黄、奚二人都是西泠八家中的重要人物,名噪一时,影响深远,如今他们的作品存世量已经很少了。

  高中时汪涵学过篆刻,临摹过很多汉印,还在学校举办了个人的篆刻作品展,过人的才气赢得了众多女生的青睐。五六年前与画家李凤龙的结识让他迷上了古印收藏。一方面因为他的工作要每天跟语言、文字打交道,另一方面当时铜印的价格还不是极其昂贵。现在,汪涵的古印收藏极为丰富,官印、私印皆有,到如今少说也有两三百方了。

主持人汪涵个人资料介绍

  在汪涵的众多古铜印中,前几年入手的“龙门山柎”绝对算是“重器”,一方面在于印本身的特别,另一方面则在于探求其身世之谜的乐趣。这方印他是按私印买的,因为官印要比私印贵很多。拿到印之后他就在琢磨,如果是私印,他的主人就是姓龙,叫门山柎,显然不可能,如果是姓龙门,叫山柎,是否有可能呢?他就找来清代张澍写的《姓氏寻源》查阅,发现确实没有“龙门”的姓氏记载,这方印至少是填补了空白,他顿觉一片欣喜。但他的“追查”并没有到此为止,如果确有龙门这个姓,那它又该来自哪里呢?“柎”有伐木以为舟的意思,“山柎”即有山有舟,而且还要与“龙门”发生联系,经过不懈努力汪涵找到了陕西高岭一带。有没有可能当时是管理龙门渡口小吏的官印呢?“甚至还有奇想,因为当时司马迁号称龙门人士,龙门小吏嘛,我想他又是《史记》写书的,会不会是他的一个小私印。”汪涵说。

  后来汪涵又找来许多资料考证,最后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考出了根源。原来“山柎”是汉景帝孙子的名字,因为给皇帝供献黄金的成色不足,即现在所说的偷工减料,被贬谪到龙门一带,去王为侯,然后他就以龙门为郡望,“龙门山柎”便是由此而来。既可以说是刘山柎的私印,也可以看作是他的官印,无论如何,这次捡漏的经历让汪涵兴奋不已,而出手此印的卖家也着实后悔了一把。

  最近这枚印又给汪涵带来了新的惊喜,在他小心翼翼的清除掉表面的锈迹的时候,篆书“山”字的里面又多了个“×”,“整个笔意就丰富了,特别有意思。”

主持人汪涵个人资料介绍

  一直缺一把很好的湘妃扇

  正聊着天,汪涵的电话响了。通话中,汪涵言语有些激动,提到了有关扇子的付款事宜,并不时的点头认可。放下电话,他对我说:“我喜欢玩扇子,一到夏天我就到处踅摸扇子。”我的目光立刻被他手中的折扇所吸引。扇面是一幅水墨山水,两侧的扇骨上还刻有字迹,下面有一个扇穗儿,在他身旁放着织锦的扇套。

  “你手中不是有扇子了吗?”我疑惑道。

  “各种各样的扇子,我不停地换扇子,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场合。”汪涵聊起通话内容:“电话那头是我苏州的一个朋友,因为我一直缺一把很好的湘妃扇,他帮我访到了,这两天一直在讲价钱,请专家掌眼。玩收藏还得玩点儿策略,别人一旦知道是我在买价格就往上折跟头,所以总是得劳烦朋友,多跑到人家家里看几趟。”

  方才听他们在电话里谈到了价钱,我不禁疑惑地问道:“你所付的是买一把扇子的钱吗?”

  他直言不讳的说道:“有一把差不多是十多万的,老的,湘妃竹的成扇,但是没画东西,素的。另外两把也是老的,但是比较小,一尺一的,1.7的排口,18方的,我觉得特别文气,很修长,特别修长。但凡看见,就莫错过,用明年、后年的价格买今年的东西玩儿。这个是16方的。”说话间,汪涵展开手中的扇子打量了下。与手中这把95长,16方,1.7排口的扇子相比,那把一尺一、18方,1.7排口的折扇确实显得窄长、文气,用他的话说“特别像嵇康的身材,很修长”。

主持人汪涵个人资料介绍

  汪涵的拍场心经

  汪涵一九九八年涉足收藏,二零零五年前后开始接触字画。说到他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藏品,当属二零零六年前后在香港拍得的一幅“入于真实境照以智慧光”的弘一法师的对联,对联很小,如今就挂在他家里,每每看到,总会让他的人生多一番领悟。近年来他的藏品不断丰富,可谓包罗万象,最早可追溯到明清,陈豫钟等人的手札就是清早期西冷八家的作品。他说自己是“没有规划,游手好闲,漫无目的,贪心至极。”我虽不能解其全意,但看得出在经历了这几年收藏路上的摸爬滚打之后他的收藏更显老道了。

  “我每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计划,就是看有什么,觉得很有意思、很舒服的、很文气的东西。”他说。如今汪涵已很少去古玩市场,更多的是在春、秋两季奔忙于北京、杭州、香港间的拍卖行。每到拍卖季他总会收到拍卖公司寄来的各种图录。通过看图录,遇到喜欢的拍品,他便会“悄无声息”与朋友或团队去看预展,同时请“专家掌掌眼”。

  拍卖现场他是极少去的:“本来是十万块钱一看是我买就十五万,可能是这样,他觉得你不差钱,所以我基本上自己都不怎么去拍卖行,不是自己亲自去举牌。”取而代之的是汪涵会托自己的朋友去现场。每年的拍卖基本都在几个固定的酒店进行,而他则在拍场酒店的楼上电话“遥控指挥”,随时关注拍卖进展,现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如果工作忙走不开,他就会委托朋友去看,遇上比较好的拍品,朋友会发图片给他。很少上网的他在家通过手机看图片,为此特意买了部iphone手机。

  汪涵收藏的主要途径就是拍卖行,最贵的收藏是一张黄宾虹先生的画,上百万。在他看来,“它不存在拖欠你或者怎么样,顶多朋友,帮你去拿来的时候,让你请吃几顿饭,否则的话他不给你,多就是如此而已。”现今拍场上的假画屡见不鲜,让很多藏家及业内人士直呼伤不起,问之有没有因此而交过“学费”,汪涵却显得很平静:“肯定是有的,因为我现在大量的都放在家里,也没有怎么出货,也没有怎么整体地让别人看,除了我心里面所认知的这几个专家之外也没让外人来看,所以自欺欺人也好或者井底之蛙也好,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人指出不对或者是假的。而且我也从来没有觉得买到假的就怎么着了,也太正常不过了。说句实话,在这个所谓的圈子里边只要有下家就是真的。”

  汪涵选择藏品的标准很简单,就是“喜欢”。他喜欢精巧、精美、文气、不俗,倾向于收藏比较雅致的东西,不喜欢大红大绿、乌泱泱一大张。在他看来,小名头的细、精的东西,比大名头的应酬之作要好很多。还有一些文人字和文人画,很有趣的。同时,他也会因为喜欢一个人,然后读一些他的书,看一些他的有关介绍,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喜欢上他的作品。

  在收藏上汪涵总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并没有走太多弯路,一方面来自于自身孜孜不倦地学习,另一方得益于他的朋友和团队。在他看来,之所以会走弯路大多是贪便宜惹的祸。他从不贪便宜,实实在在的,觉得合适的东西自己先看,然后再请专家朋友看,拟定一个心理价位,觉得合适了再出手。

主持人汪涵个人资料介绍

  当代艺术需要情怀而非钱怀

  在这古韵十足的书屋里,书架上除了研究历史、文化、哲学之类的书籍外,当代艺术的书籍也不在少数。“自在观”一侧的书架上整齐的摆放着近几年的《当代艺术年鉴》,有邵大箴主编的,也有易英主编的,范扬、李江航、杨培江、赵跃鹏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汪涵说他和范扬很熟,上次来长沙做展览就是他帮着主持的,范扬还送他一张画,后来又短信往来,写写诗什么的。说话间,汪涵从裤兜里掏出一个鼻烟壶:“范扬的学生张路华画了一个鼻烟壶,我也每天带着,你看他画得多好。”言语中透着几分得意。

  目前,汪涵手里当代名家的作品可谓应有尽有,既有方力钧、岳敏君的油画,也有张晓刚、谭平的版画,还有展望的雕塑,等等。这些都不是重金从拍卖市场上买来的,用他的话说,这都是朋友往来。他已连续三年主持“艺术长沙”,在主持的过程中结识了一大批朋友,在展览上,“我一看画好,就直接说这个画,报个价钱,觉得合适,第一也算是让艺术长沙显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成交,大家又是朋友,我觉得也还蛮好的。”汪涵说。

  言谈中汪涵也提到了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代笔现象,他说现在代笔大量存在:“那么大一张画,自己稍微补一补,学生们画大块。你说有什么意义呢?花几百万买一张谁谁谁的画,我还不如花几十万买一张溥儒的小品,我还不如花几十万买一张谢无量先生的字,或者买一张马一浮先生的字,那养人的多了。乌泱泱的一帮色彩糊在上面的个别当代艺术,急于表达观点,善于表达观点,忙于表达观点,敢于表达观点,大量的都是观点,为了观点而画,标新立异,耸人听闻,画的那些东西哗众取宠。”说到此处,他显然有些激动。停顿了片刻他说,“这样比起来,我宁愿选择毛焰、何多苓的作品,多好啊。”

主持人汪涵个人资料介绍

  汪涵的收藏阶段论

  马未都先生曾经说过,有的人收藏是“在途”,有的人收藏是“在库”。所谓“在途”就是永远在路途当中,像一个货郎一样,今儿个收了,明儿个就卖了;所谓“在库”就是收而藏之,藏起来,一个人躲着玩儿,五年、十年为限,那个是入库了。现在有大量的所谓藏家今年买,明年就卖了,上半年买,下半年就卖了。汪涵显然属于“在库”:基本上不出货,都搁在家里,有事没事排兵布阵,在家这儿看看,那儿看看,图一乐儿。汪涵说他从正式从拍卖市场上买东西到今天十年都不到,屋子里远没到摆不下的地步,倒是房子越来越大,心量越来越小了。

  在汪涵眼里,收藏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只要藏者喜欢并能从中获取愉悦就好:“不能说一幅画的文化含量就一定高过一辆车,我看过很多哈雷车的车迷,每天对着一台哈雷机车他可以跟你洋洋洒洒说出一万多个好,我们对着一幅画有可能还说不出一万个好来呢。他们从一辆哈雷机车身上体验到了无数的喜悦、欢喜,骑它的时候也好,抚摸它的时候也好,擦它的时候也好,就跟我们把玩一把扇子是一样的,只是说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心境看待这个物质。”

  汪涵把收藏分为七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放眼望之,满眼都是真货;第二阶段是掌握一点知识之后是满眼都是假货;第三个阶段是真伪莫辨;第四阶段是贪痴满怀,满眼都是诱惑;第五个阶段是心生欢喜,不言对错,我高兴就可以;第六个阶段是烟云转逝,看一下就够了;最后一个阶段叫万物皆空,一笑而过。汪涵说他现在正处在第四个阶段,“差不多一只脚已经踏到第五个了。”

  对汪涵而言,工作亦是收藏。看过汪涵主持的节目的人,一定会被他的诙谐幽默、妙语连珠所打动,岂不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汪涵曾经说过:你要想枝繁叶茂,必须要根深蒂固,我们给别人看到的是在舞台上的迎风摇曳、枝繁叶茂,但是你如果想真的经得起风浪,经得起变故,受得了震动的话,你就必须要根深蒂固。根深蒂固就是把你的根往地里面扎,从传统的优秀文化里去汲取营养。汪涵说:“说白了工作也是收藏,我从来没有觉得具象的东西就一定是收藏的一个本原,工作的时候可以收藏那些嘉宾的话,说的一句话,你可以收藏一个特别值得你记忆的这么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收藏。”

  作为一个综艺节目主持人,汪涵喜欢把“综”、“艺”分开来理解,“综”是综合,“艺”是艺术,他说艺术有“大六艺”和“小六艺”之分,“小六艺”无非是“礼、乐、射、御、书、数”,“大六艺”则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他希望他的综艺节目能够有“诗”一样的优美和韵致,有“书”一样的博大和深邃,有“礼”一样的节制和分寸,有“易”一样的变化和神秘,有“乐”一样的律动和节奏,有“春秋”一样的大度、分明。在汪涵看来中国传统的一幅字,一张画、一方印里都有“大六艺”的浸润,看到它们我们就会获得一股浩然之气。他在做节目时会把看画的感受用言语融汇其中,观众在看节目的同时自然也能感受到这幅画的存在。

主持人汪涵个人资料介绍

  “独乐乐”的智慧

  长沙人对汪涵的认识早已不限于那每周几十分钟的电视节目里,更融进了市井百姓热闹的现实生活。随处遇见的出租车师傅都能聊上好几段与汪涵相遇的轶事。汪涵显得俨然成了人们在茶余饭后善意“消费”的对象。而眼下的这个书屋是汪涵难得的独享快乐之所,离开了聚光灯下的喧闹他会到这里找一片宁静,一种释放。

  书屋的边边角角、一桌一凳、一石一木都能见得他的心血。入门右手的墙上被掏洞嵌进了古印,空一师傅带来的旧瓷片被置于桌面,塔香的青烟正在升腾,地上摆放着他从楼下拆迁工地捡来的老砖,窗前的手工编织坐垫,墙角的老旧电话机,盛着水的小石缸......无数的细节都在诉说着主人对于书屋的心境。“这个地方气场还好,很安静,很难得,在长沙这么一个城市有这样的一个书屋,有的时候不见得要阅读,放松心情也好。”汪涵说。

  在汪涵看来,“众乐乐”不如“独乐乐”。他很少上网,也没有微博,不是一个希望与别人时时分享心情的人。他说:“现在‘众乐乐’的机会太多了,网络、通讯这么发达,出了个什么事大家就‘众乐乐’,微博恨不得把自己的隐私全都告诉公众,全都是一个‘众乐乐’的社会,追求‘众乐乐’,期待‘众乐乐’,被‘众乐乐’。‘独乐乐’的机会反倒少了,独处的机会反倒是少了。中国文人喜欢幽居,讲究慎独,现在没有私人空间了。”

主持人汪涵个人资料介绍

  不过,汪涵并不追求这种返过来的“众乐乐”,希望自己高兴就好:“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像梭罗在瓦尔登湖旁边的那个小屋一样,自己看着这张画慢慢地泛黄,等再站起来的时候,一照镜子发现自己也黄了。我希望有这样的一种趣味,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玩法,有的人有可能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别人对他心生敬佩或者怎么样,我都没有,我可‘自私’了。”

  小屋里不常来客,来的要么是爱书之人,要么是难得的知己。三五簇拥而坐,一杯清茶,即便什么也不做,也是难得的消遣。天气好的时候,汪涵会约上三、五好友,你拿一样,我拿一样,凑在书屋里边,摆出来看一看,有才的写写诗,没才的拍拍照,足够了!除此之外,他每天也会写点东西,希望日后能集结出本书。

  一面是站在舞台对着亿万观众的荧屏滔滔不觉得表达着自己,一面是来到书屋渴望获得“独乐乐”的满足,看似复杂的汪涵却过着简单的生活,每周都在不停的录节目,每周也会来到这个书屋,在工作和生活间不断的寻求着释放与平衡.或许与其他藏家相比,汪涵的收藏可能称不上奇珍异宝,但汪涵却收的快乐,藏的快乐,对他而言,心是最大的博物馆,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以上就是有关主持人汪涵个人资料介绍的内容,对于主持人来说汪涵可挑剔,在家庭上他也是关怀有致,祝福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