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东追悼会王茜痛哭 徐庆东走了王茜撑起半边天

  在最近一次与作家、心理学家毕淑敏、编剧徐萌、北大医学院医学教授等人的饭局上,大家一见如故,谈论的话题全部有关生死。让王茜特别感慨的是,毕淑敏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没有医患矛盾,而是道德体系面临崩盘。

  让王茜特别骄傲的是,当年《无限生机》播出后,不少学生将医生、护士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职业选择,甚至有不少人弃文从理考上医学院。《重案六组》更引发“新兵集结令”热潮,很多年轻人受《重案六组》的影响,纷纷报考警校。

  如今,本着做公益的心态做电视剧《急诊室故事》,是希望让更多人直面生死。王茜心里很清楚,一部电视剧也许不如一首歌、一幅画流芳百世,但她坚信它一定能够影响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我们的电视剧不能光飞来飞去、你浓我爱,我们要有一些思考,要对社会有所贡献,有所坚守。”

  不管医疗剧拍得成功与否,王茜都会为创作医疗剧的这一群人包括她自己鼓掌。“医疗剧从星星之火到几乎被浇灭到现在开始有燎原之势,非常不容易。到目前为止,中国电影300亿票房没有一部跟穿白大褂有关。但从去年到现在,医疗剧已经渐成气候。我做过医疗剧,知道做这件事的艰辛和不被理解,不管拍得好坏,我都想说,所有拍医疗剧的人都是好样的。”

  “突然发现生活中一个特别特别重要的部分一点点在被撕裂”

  谁也没想到,电视剧《急诊室故事》中表现的生死大命题,在现实中竟残忍地落在了王茜身上,她最先一个体尝到了生命的脆弱,命运的无常。徐家军的灵魂人物——导演徐庆东,在《急诊室故事》获到审查通过令的当天猝然离去。任她再怎样吼骂,都已无力回天。“导演有一次病得不行,还在现场拍。我那时候真的骂娘了,我把主任叫来,我说不管,你绑也要把他绑到医院去。”

  噩耗传来那几天,王茜表现得异常镇定,她还来不及悲痛,只是恍惚觉得徐导偶尔出外景拍戏去了。直到追悼会当天,徐家军另一位领军人物,文学统筹徐晴抱着她在她耳边低语“王茜,徐家军没了”的时候,王茜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淌下来。“那是我哭得最厉害的时候,到现在,真实的体验是越来越难过,越来越痛。开会的时候,主席座没有人,吃饭时没人点菜,你突然发现生活中一个特别特别重要的部分一点点在被撕裂。”

  让王茜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她见过太多的抢救,徐导离去的方式是最幸福的,她以佛缘看待这一切:“没有任何先兆,没有任何恐惧和痛苦,几秒钟之内走了,而且是跟他最喜欢的小女儿在一起。这得益于徐导做人太好了,按照佛法来说,太有福报了。”

徐庆东追悼会王茜痛哭 徐庆东走了王茜撑起半边天

  这么想着,内心便释然许多。

  紧接着,王茜开始着手电视剧《急诊室故事2》的剧本创作,文学统筹徐晴心疼地看着她说:“徐导刚去世,你现在弄剧本,会不会太痛了?”

  王茜强作镇定,说:“趁着我这块伤疤还没有被揭开,我还没有意识到他已离开,我开始弄吧。我怕我以后真的没有勇气做这些。”

  接下来的这四个月,王茜像上满了弦,跑发行,录节目,去各大城市参加话剧巡演,她让自己忙碌起来,不留任何空隙。周围人看了心疼,劝道:“茜姐,我们太心疼你了,你可不可以歇一歇。”她总是一笑了之:“忙忙叨叨的,挺好。”

  可是总有夜深人静时,面对着曾经生活过的空间,心怎么可能不痛?

  从1994年合作电影到2000年《重案六组》一炮而红,再到2014年拍摄《急诊室故事》止,20年光阴故事,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得清道得明。

  “我们是最佳工作拍挡和最亲密的工作伙伴,我们有共同的兴趣和价值观。他那时给北影厂拍了十部电影,没有一部赔钱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片导演。到后来,徐家军非常之强悍,我们就像大公社一样生活,每天一堆人,除了拍戏就是谈剧本。徐导是一个太有凝聚力的人,喜欢结交朋友,非常幽默,对我特别包容。他知道我骨子里是一个非常正的人,我不会做出出格的或者歪心眼的事,虽然有时候脾气急,但他相信我判断的很多事都是正确的。在别人看来,他在宽容我,实际上,这是我们经过多年磨砺下来的一种互相成就的关系。”

  王茜说,对徐导最好的慰藉就是把他想做的做下去,让更多人看到他的专业、敬业和执着。所以,《急诊室故事》会按徐导的心愿一直拍下去。身为国家一级编剧、一级导演的徐庆东,年轻时创作的电影《啊!摇篮》曾红遍全国。2009年,《啊!摇篮》被徐家军改编成电视剧剧本,一直等待拍摄时机。如今,为告慰徐导在天之灵,王茜已经将它推上日程,“如果条件允许,我想在今年启动这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