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辛,温。

  ①《本经》:辛,温。

  ②《别录》: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温,味辛微甘。

  ④《药物图考》:有小毒,臭香,味辛。

  【归经】:入肺、脾、胃经。为阳明经引经药。

  ①《珍珠囊》: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手太阴肺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主治功效】:祛风除湿;通窃止痛;消肿排脓。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痈疽疮疡;毒蛇咬伤。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4]

  【功用】: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①《本经》: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

  ②《别录》:疗风邪久渴(久渴或疑作‘久泻’),呕吐,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

  ③《药性论》:治心腹血刺痛,除风邪,主女人血崩及呕逆,明目、止泪出,疗妇人沥血、腰腹痛;能蚀脓。

  ④《日华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

  ⑤《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

  ⑥《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药理作用】:水煎剂对大肠杆菌、采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霍乱弧菌、人体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致病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