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儿科医生、儿童营养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大家长不必因个别偏颇的说法而过度紧张。了解简单的婴幼儿营养知识,就可以化繁为简,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误区一:补钙就能预防佝偻病
为数众多的家长热衷于给孩子补钙,主要是为了预防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缺钙只是该病的表现,根源则在于缺乏维生素D。很多人知道,多带孩子晒晒太阳可以达到补维生素D的效果。
对此,儿童营养学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研究员提醒,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如果婴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少,单纯靠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婴儿对维生素D的需要。卫生部前不久发布的《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第二十六条也提出,“婴儿从出生开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
误区二:吃母乳就不会缺钙
有专家提出,如果有足够的母乳吃,不建议补充钙片。对此,马冠生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这是因为6个月内的婴儿完全靠喝母乳或配方奶提供营养,而母乳和配方奶中都含有丰富、充足的钙。
绝大多数婴幼儿在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这时,食物中如果不能摄取足够的钙,就需要额外补充,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钙25毫克,而等量的配方奶粉中一般钙含量可达50毫克以上。虽然母乳中钙磷比例更合适,更有利于宝宝吸收利用,但含量有限。而牛奶含钙高,但由于生物利用率较低,如果每天奶量不足600毫升,也需要再补钙。
误区三:补钙不当会造成肾结石
单纯补钙不会有出现三聚氰胺式的严重后果。因为未经身体吸收的多余的钙,会随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除非在过量补充维生素D的情况下,会由于钙吸收过多而导致肾结石。因此,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时,要按照推荐摄入量和制剂含量精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