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管缺血营养不足

  医学上一般对血压低于90/60mmHg的状态称为“低血压”,它可能由生理或病理等因素造成。专家介绍,低血压可分为急性低血压与慢性低血压两大类,其中急性低血压是指血压由正常较高水平突然下降,其主要表现为晕厥与休克两大临床综合征;而我们经常所说的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可能由内分泌功能紊乱、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营养不良等所致,其中也包括体位性低血压。

  和小刘、老王一样,很多低血压患者都伴有头痛头晕、胸闷气短、精神不振、睡眠不良、胃口不好等症状,但也有人无明显不适。专家介绍,出现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血压下降,导致血液循环缓慢,人体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以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同时,人体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也受到影响。不但如此,长此以往,我们的身体可能还出现其他功能下降,如视力、听力下降,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跌倒导致骨折发生,心情压抑等情况经常发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治疗:要不要治疗因人而异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慢性低血压的患病率约为4%左右,其中在老年人群中高达10%。尽管这些数字在一些临床医生看来有待商榷,认为实际上并没那么高,但对低血压的一些基本因素,医学界一直有比较统一的认识。专家表示,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和体质瘦弱的妇女以及老人病人比较多见低血压。很多情况下,这些人往往因为体位发生改变,比如躺在床上忽然坐立、或者长期站立而使血压下降很多,出现晕厥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也有一些测量为低血压的人并不表现任何症状,专家说,这是因为低血压本身并不能称为病。所谓标准血压是在统计学上较大多数人数值而言,也就是说,一些人的正常血压一直都比一般人高或低,这种情况下,低血压就不能称之为病,当然无需治疗。专家说,有一些身体瘦弱女性,其低血压表现为可能长期甚至终生伴随,这些人不但不会因为低血压影响寿命,甚至据说其中一些人还有长寿倾向。

  检测:专业检测排除疾病

  只有真正被确定为低血压病的患者需要治疗如服升压药等。专家介绍,要看低血压者是否属于真正的低血压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看他是否有不适应症状,所以,低血压者在体检测出血压低之后需要再到医院全面检查血压,包括不同体位时的血压变化,弄清楚是否与体位有关。

  记者了解到,低血压伴随畏寒、性欲减退、闭经、阳痿、皮肤色素沉着者,有可能是内分泌疾病问题,最好再检查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等内分泌功能是否异常;如果伴随多吃、多喝、多尿现象,则应排除糖尿病;一些中老年人低血压者,也可能不表现症状,但还是最好去医院进行心功能检查,以了解心脏情况。此外,凡服用降压、血管扩张、抗震颤、抗抑郁、抗焦虑、抗心律失常等药物,都可能导致低血压。

  调理:注意营养 坚持运动

  而对于排除了病理性低血压的人群,一般如果血压稍微低也不必服用药物,只要适当注意营养,保证能量供给,很多人血压都能恢复正常。另外,运动是调整血压的好帮手,因为持之以恒的体育运动,不但可以改善体质,还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功能,同时也可改善和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在中医方面,理论上认为低血压患者不少由脾肾阳气亏损所致,所以治疗上要注重温脾肾升阳气。因此,日常生活食补也有利于低血压恢复,一些具有温脾肾、升阳气的食物,如鹿肉、狗肉、羊肉、生姜、龙眼,以及浓茶、咖啡都有利于血压升高。增加营养,多饮水,多喝汤,每日食盐略多于常人也能帮助低血压患者恢复。

  不过值得提醒的是,上述食物和相关中医药保健品摄入最好也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因为进食热性或者过咸的食物太多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

  相关:低血压三大提醒

  提醒一:低血压也有心血管疾病风险

  别以为只有高血压才会引起脑梗塞和心肌梗塞,其实低血压同样有这方面问题。这是因为血压较低时,人体的血流速度缓慢,甚至暂时停顿,使本身粘稠度偏高的血液易在已发生硬化的血管壁上形成血栓。事实上,大多数脑血栓形成发生在老年人安静睡眠时,因为这时老年人心跳偏慢,血压偏低,血流缓慢。所以,有低血压的人也要时时谨慎,如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甚至晕厥时应检查血压。

  积极排除引起低血的疾病,同时防治动脉硬化和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和纠正低血压,预防脑血栓形成。

  提醒二:低血压不等于贫血

  贫血可能引起眩晕,低血压也有眩晕症状,此外,两者还有面色苍白、全身乏力、头昏等相似之处,所以很多人认为低血压一定就会贫血,但专家表示,两者从病因、基本病理变化、病情的缓急以及治疗上都有根本的不同,不可混为一谈。贫血属于血液系统疾病,通常是指血液中红血球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贫血病人的血压可以正常,也可以合并发生低血压或高血压状,它与血压的改变并无直接联系。而血压是心脏排出血液时对周围动脉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它主要由心脏的收缩力、血管的弹性以及在循环系统中流动的血液量来决定的。

  提醒三:低血压者患高血压更“隐蔽”

  125/80mmHg,这样的血压值看上去很正常,偏偏有人就出现了高血压的症状。经过了解才知道,这人一直以来的血压值是85/59mmhg,也就是基础血压比较低的人,所以,他成为“正常血压值”的高血压患者。专家说,所谓高血压病或者低血压病不仅仅靠简单的数据判断,而是要参考个人基础血压以及相关体症,一些人平时血压(即基础血压)本来就比较高或者低,当他们血压发生比较大的波动,即使波动后反而正常,很可能也是隐蔽的患者。所以留意血压不但要留心数字,最重要还要留心自己的基础血压,并注意变化。

  体质性低血压 这个说来有点欺软怕硬之嫌,因为我对付的多是20~50岁瘦弱的女性和老年人。前些天就有个漂亮姑娘被我盯上了,害得她整天疲乏无力、嗜睡。这也怪她自己,整天坐在办公室,下班也不去运动,本来不胖,却学人家饿肚子减肥,我不“盯”她盯谁呢? 不过,医生拿出血压计一测量,我就无处遁形了。

  体位性低血压 这个又有点乘人之危。人体内存在自主神经系统和压力感受器,可以调节血压的变化。而一旦调节不灵,我便乘机而入。表现为突然起身时,或长时间站立后出现血压突然下降,并伴有眼冒金星甚至晕厥。前段日子,退休干部张老先生下完几盘棋起身时就摔倒在地日子,退休干部张老先生下完几盘棋起身时就摔倒在地,后来送去医院拍了片,发现股骨颈竟然骨折了。那个接诊医生提到了我的名字。

  继发性低血压 这就不全是我的错了。有些人本来就有内分泌系统疾病、心功能不全,或者服用了某种药物。我充其量只是个帮凶或打手而已。

  这么分析下来,和高血压相比,虽然都是些不怎么光彩的“阴招”。但也大概可以知道我并不逊色吧。

  作战手段:风格各异的低血压

  都是在血压上做文章,高血压是拼命往上攀,让血压高于140/90毫米汞柱:我则尽量往下降,把血压降到90/60毫米汞柱(老年人则是100/70毫米汞柱)以下。但我的作战风格是灵活多变的。从速度上看,可以快速出招,也可以打持久战。一般来说,前者都是由其他严重疾病所致,表现为晕厥或休克,病情复杂多变,须立即到医院诊治。大部分情况下表现为后者。

  杀伤力,殊途同归

  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也一样可以造成脑梗死,跟我的高血压兄弟可谓“殊途同归”,这一点,很多人不理解。我得分析一下我的战术:人的血压一降低,血液流速就变慢,这样人体远端(比如肢体末端、头部等离心脏比较远的地方)便会缺血,这些地方的组织细胞的氧气和营养便会供应不足,而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也不能及时排泄。这么一来,晕厥、中风、帕金森综合征等便不在话下。

  当然,更多时候我是采取温柔战术,你可能完全没有感觉到我的存在,也可能就只是头晕、疲惫、乏力,这主要看血压降低的程度和人的适应能力。

  这样说来,从结果上比较,我们也可以说不相上下。不过,很多时候,我是可以跟人长期和平共处的(生理性低血压);而我出手时,一般也不会像我的兄弟那样出现“爆血管”之类猛烈的打击。这大概是我没那么出名的原因吧。

  优势分析,蓄势待发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高血压名声响、手段狠、树敌广,难怪医生开出一堆花花绿绿的药片对付他! 而且,许多人产生了警惕心理,所以近年他反倒落了个东躲西藏的狼狈局面。而我,神不知鬼不觉,“害人细无声”,今朝英雄,还数我这冷面杀手!

  应对篇: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藐视

  上文中,“低血压”一番充满挑衅的自白,是不是让许多有类似头晕、乏力、嗜睡等症状的人心有余悸? 确实,我们对高血压的关注远远高于低血压。事实上,我们既不能漠视它的存在,也无须为此忧心忡忡。

  低血压,了解原因是关键

  如果经常出现上述各种症状,以下便是你要做到的:

  ①到医院全面检查血压,包括不同体位的血压变化。

  ②若伴有怕冷、性欲减退、闭经、阳痿等,常提示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可能。如出现吃多、喝多、小便多等情况,应想到糖尿病,应去相应专科医院就诊。

  ③ 中老年人应进行心功能检查。

  ④注意有无药物影响。

  低血压,是否需要吃升压药?

  单纯血压低而没有明显症状,可不予治疗.但要注意监测血压。如果症状明显,经上述检查并没发现异常,一般是生理性低血压。建议你做到:

  ①适当增加食盐摄入量,同时多饮水。

  ② 增加营养,可吃些利于调节血压的滋补品,如人参、黄芪、生脉饮等。

  ③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调节能力。

  ④ 平时变换体位不可过快过猛,特别是老人家。

  ⑤如上述措施不能缓解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一些升压药。